789987手游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789987手游网 > 资讯攻略 > 揭秘:中华民国的国歌究竟是什么?

揭秘:中华民国的国歌究竟是什么?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4

中华民国国歌的那些事儿

揭秘:中华民国的国歌究竟是什么? 1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象征与标志,国歌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是国家的音乐代表,更是民族精神与信仰的体现。提及中华民国,一个已经消逝在历史尘埃中的时代,我们不禁会好奇:中华民国的国歌究竟是什么?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意义?

揭秘:中华民国的国歌究竟是什么? 2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华民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国歌并非一成不变。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起,到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再到后来台湾当局继续使用“中华民国”旗号,这一期间,中华民国的国歌经历了多次更迭。

最早被正式定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是《五色旗颂》。五色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其图案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条组成,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而《五色旗颂》的歌词则体现了这一理念,歌词大意是:中华民国国旗五色具备,是五大民族融合的象征。旗面中央的青天白日,代表光明照耀四方。我们团结一心,继承祖先的遗志,捍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永保中华的荣光。这首歌虽然简短,却深刻地表达了新政权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渴望与追求。

然而,《五色旗颂》作为国歌的地位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北洋政府的内斗与更迭,以及南方革命力量的兴起,中华民国的政治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国歌应运而生——《卿云歌》。这首歌的歌词源自上古时代的诗歌《卿云歌》,原意是颂扬上古圣王禅让的美德。但在中华民国时期,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倡导民主共和、和平让位的象征。歌词中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被解释为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而“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则更是直接表达了民主政治的理念。

除了《五色旗颂》和《卿云歌》外,中华民国时期还有一首备受瞩目的国歌——《中华民国国歌》。这首歌的歌词由孙中山先生亲自审定,并在1915年的护国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歌词中,“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等句子不仅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人民的深切期望。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国歌之一。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国歌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一次,国民政府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虽然这首歌在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但在当时,它更多地被赋予了激励民众抵抗外侮、保卫国家的意义。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等句子,无不透露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爱国情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的地位并未持续多久。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抗战的深入,国民政府最终于1937年正式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这首歌的歌词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他们在抗日战争初期为电影《风云儿女》所创作的主题歌。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等句子,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抵抗决心,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战信心。这首歌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成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争取民族解放的象征。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中华民国的国歌最终成为了历史的记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后于1982年宪法修改时再次确认)。而台湾当局则继续使用“中华民国”旗号和国歌(即193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至今。但无论如何,这些国歌都曾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屈辱与荣耀。

综上所述,中华民国的国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从《五色旗颂》到《卿云歌》,再到《中华民国国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这些国歌不仅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情感,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渴望与追求。它们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但那份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信仰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