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987手游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789987手游网 > 资讯攻略 > 《想知道《老子》四章讲了什么?原文及详细翻译都在这里!》

《想知道《老子》四章讲了什么?原文及详细翻译都在这里!》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11

《老子》四章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通过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老子关于有无、修身、立身之本和自然规律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老子》四章的原文及翻译的详细介绍。

《想知道《老子》四章讲了什么?原文及详细翻译都在这里!》 1

第十一章

原文:

《想知道《老子》四章讲了什么?原文及详细翻译都在这里!》 2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想知道《老子》四章讲了什么?原文及详细翻译都在这里!》 3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车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一章通过车轮、器皿和房屋的例子,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与无的相互关系。老子指出,“有”和“无”是互相依存、相生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为人类所利用的万事万物。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精髓。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翻译:

踮起脚尖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用道的观点来看,这些行为就像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这样的境地。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做人做事应懂得谦虚谦让的道理。老子通过列举六种错误的行为和心态,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我。同时,他也强调了有道的人对于行为的态度和做法,即保持谦虚谨慎,不居功自傲。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翻译: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立身之本的问题。老子认为,自知、自胜和自强是实现天地之志、与道长存的关键。他通过对比“知人”与“自知”、“胜人”与“自胜”的不同境界,强调了自知和自胜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出了知足和强行是富有和有志的表现,以及不失其所和死而不亡是长久和长寿的象征。

第六十四章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遇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珍视难得的货品;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这一章主要讨论了做事的方法和态度。老子强调了“无为”和“无执”的重要性,认为圣人之所以不败不失,是因为他们遵循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事物的自然发展。同时,他也提出了做事要趁早、要谨慎的道理,并列举了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和千里之行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最后,他再次强调了圣人追求的是人所不追求的,学习的是别人所不学习的,以此来补救众人的过错,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

《老子》四章通过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老子关于有无、修身、立身之本和自然规律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在今天也同样具有启示作用。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同时,这些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