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987手游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789987手游网 > 资讯攻略 > 义渠之谜:一代部落领袖如何走向灭族绝境?

义渠之谜:一代部落领袖如何走向灭族绝境?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3-10

义渠,这一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他在中国西部的舞台上,却曾扮演过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义渠,并非某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部落、一个国家的名称。它起源于远古时期,曾是陇东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那么,义渠究竟是谁?它又是如何招来灭族之亡的呢?

义渠之谜:一代部落领袖如何走向灭族绝境? 1

义渠的起源与壮大

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成为狄人的天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义渠戎与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不得不暂归服于狄人猃狁。然而,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发起了对西落鬼戎(即猃狁)的征伐,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与此同时,季历也攻伐了义渠戎,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义渠之谜:一代部落领袖如何走向灭族绝境? 2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尽管时战时和,但义渠始终未被彻底征服。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周王朝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今庆阳、固原地区),其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

义渠之谜:一代部落领袖如何走向灭族绝境? 3

西周末年,战败后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猃狁)叛周,率兵南下,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狄戎,乃迁都洛邑。而在此之前,义渠戎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义渠国的名称。

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郁郅戎、朐衍戎、鸟氏戎等部落,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义渠与秦国的较量

西周以后,建国于渭水流域的秦国悄然崛起,长期和邻邦的戎、狄不断发生战争。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被平王封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秦国声威大振。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攻伐北地义渠,取得了重大胜利,“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然而,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并未满足于此,而是时刻想着“问鼎中原”。但当时晋国的势力也很雄厚,像座大山一样阻挡着秦国东进的道路。于是,秦国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把进攻矛头转向义渠。

公元前444年,秦伐义渠,“执其君以归”。义渠战败后,吸取教训,厉兵秣马。经过14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到20万平方公里。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

然而,义渠的复兴让秦国感到恐惧。秦国要想东进中原,就必须先征服乃至消灭义渠。于是,秦惠王利用义渠国内乱之机,两次派军征讨,并成功地迫使义渠臣服。然而,义渠国对秦的臣服仅维持了9年时间。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义渠也趁势起兵伐秦,并在李帛之战中大败秦军。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迫使秦惠王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尽管遭受重创,但义渠国并未放弃抵抗。然而,此时的秦国已经日益强大,而义渠国则因连年的战争而元气大伤。

义渠的灭亡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昭王母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的政策,以堕其志。宣太后深知义渠王的野心和实力,也明白硬碰硬并非上策。于是,她决定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来诱惑义渠王,使其沉迷于温柔乡中,丧失对秦的警惕。

正值壮年的义渠王,受到宣太后的魅惑,果然便乐不思归,在秦国一呆就是34年时间。在此期间,宣太后跟义渠王出双入对,俨然一对恩爱夫妻,并共同生下2个儿子。然而,宣太后之所以委身义渠王,除了她生性风流外,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吞并义渠,消除秦国的心腹之患。

在这漫长的34年里,宣太后一直在进行壮大秦国实力、削弱义渠的工作。她利用义渠王对她的信任和依赖,逐渐削弱了义渠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同时,秦国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一举消灭义渠国。

终于,在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认为吞并义渠的时机已经成熟。她将义渠王诓骗至甘泉宫斩杀,同时还处死与前者所生的两个私生子。义渠王被杀后,宣太后又命令秦国大军扫荡义渠国。由于义渠国已经失去了领袖和核心力量,再加上秦国的强大军事优势,因此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被其攻灭。

秦国吞并义渠后,在其故地设置北地、陇西郡和上郡,彻底将义渠归入秦的版图。至此,立国500余年的义渠国灭亡。义渠人的刚强勇猛、全民皆兵的传统也在秦国得到了延续和发扬。他们逐渐融入了秦人的社会和文化中,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义渠的灭亡并非偶然。它既是秦国长期征伐的结果,也是宣太后智谋和勇气的体现。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里,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义渠国的灭亡则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