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987手游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789987手游网 > 资讯攻略 > 解析诗句'力尽不知热,唯叹夏日长'及其全诗含义

解析诗句'力尽不知热,唯叹夏日长'及其全诗含义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4-08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深度解读

解析诗句'力尽不知热,唯叹夏日长'及其全诗含义 1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而著称。这首诗以麦收时节为背景,生动描绘了农家在丰收季节的忙碌与艰辛,特别是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经典诗句的刻画,更是将农民的勤劳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这句诗及整首诗的详细解读。

解析诗句'力尽不知热,唯叹夏日长'及其全诗含义 2

一、诗句背景与字面意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出自《观刈麦》的第三层描写,这一层主要展现了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收割小麦的劳动场景。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农民们双脚被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尽管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却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希望能多干点活。这里的“但惜”二字用得尤为精妙,它表达了农民们对时间的珍视,即便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然不愿浪费一分一秒,因为每一刻的劳动都关乎着全家的生计

二、诗句的深层含义

1. 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勤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深刻揭示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勤劳。在炎热的夏日,农民们顶着烈日,双脚被暑气熏蒸,脊背被阳光烤晒,但他们依然坚持劳作,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他们之所以“不知热”,并非真的感受不到炎热,而是因为他们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劳动中,对炎热的感知被劳动的热情所掩盖。同时,“但惜夏日长”也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的珍视,希望能在有限的夏日里尽可能多地收割小麦,以保障全家的粮食供应。

2. 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这句诗还反映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尽管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收获的粮食往往不足以满足家庭的需求,还要面临繁重的租税压力。这种矛盾使得农民们在珍惜夏日时光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他们深知,只有多收一些粮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三、整首诗的内容与结构

《观刈麦》全诗共二十四句,分为四层,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第一层(前四句)交代了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四句总领全篇,点明了农家在五月麦收时节的忙碌景象。小麦成熟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但背后却隐藏着农民的艰辛。

第二层(中间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层详细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以及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收割小麦的艰辛劳动。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尽管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依然珍惜夏日天长,希望能多干点活。

第三层(接下来六句)描写了一个贫妇人抱着孩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的情景:“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一层通过贫妇人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农民因繁重租税而陷入贫困的悲惨现实。她家的田地已经因为缴租纳税而卖光,只好靠拾麦穗来充饥。这一情景令人心酸,也引发了诗人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的深刻反思。

第四层(最后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作为封建官吏,不从事农耕蚕桑却能领取丰厚的薪俸,这与农民的艰辛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深感愧疚,整日整夜念念不忘,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观刈麦》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

1. 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

诗人以全景式的手法描绘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同时又通过特定人物的描写,如贫妇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农民因繁重租税而陷入贫困的悲惨现实。这种结合使得诗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夹叙夹议,写事与写心完美统一

诗人在叙述农民劳动场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比自己的安逸生活与农民的艰辛劳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的指责。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叙述的流畅性又有议论的深刻性,实现了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

3. 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观刈麦》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但却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诗人以真挚动人的情感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自己的愧疚之情,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思想价值方面,《观刈麦》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和繁重租税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诗人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封建官吏的自责和愧疚之情,展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思想高度。

综上所述,“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农民在炎热夏日里收割小麦的艰辛劳动场景,更深刻揭示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勤劳、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等复杂情感。而整首《观刈麦》则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