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确定发行价格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5
2023年,京沪高铁这一备受瞩目的高铁巨头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终于尘埃落定。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了解的重要事件。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京沪高铁发行价确定的各个方面。
京沪高铁发行价的确定过程
首先,京沪高铁的发行价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经过了一系列严谨的过程。1月3日,京沪高铁发布了正式的发行公告和招股说明书,明确宣布其发行价为每股4.88元。这一价格的确定,离不开京沪高铁与联席主承销商的共同努力。
在确定发行价之前,京沪高铁和联席主承销商向网下投资者进行了询价。询价过程中,投资者的报价区间悬殊,从最低的0.1元/股到最高的70元/股,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京沪高铁的不同看法和预期。然而,基于发行人基本面、所处行业、市场情况、募集资金需求及承销风险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京沪高铁与联席主承销商最终协商确定了4.88元/股的发行价。
发行价的合理性分析
4.88元/股的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为23.39倍(基于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发行后总股本计算),或20.39倍(基于同样的净利润和发行前总股本计算)。这一市盈率略高于A股IPO市场长期以来的23倍市盈率“红线”,但仍然低于交通运输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静态市盈率均值。
虽然市盈率略微超标,但京沪高铁作为一条日均收入高达3500万元的优质资产,其盈利稳定性和稀缺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此外,京沪高铁在IPO过程中引入了包括战略投资者、重要央企、国家级基金及地方政府投资平台在内的多元化投资者群体,这些投资者的参与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京沪高铁的信心。
发行价与市场预期的比较
京沪高铁的发行价4.88元/股,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此前,市场普遍预期京沪高铁的IPO融资规模将达到350亿元左右,但实际募集总额约为306.74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由于48.9%的份额被战略投资者认购,导致公开发行的股份数减少,进而减少了融资规模。尽管如此,306.74亿元的募集资金仍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足以支持京沪高铁未来的发展计划。
发行价背后的争议与疑虑
尽管京沪高铁的发行价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仍有一些投资者对此表示疑虑。一方面,京沪高铁采用业务委托模式运营,并非自主经营,而是出资购买地方铁路局设备、人员等资源及运营服务。这种运营模式使得京沪高铁的员工数量相对较少(仅为67人),人均管理资产高达近28亿元,这也引发了证监会对京沪高铁是否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质疑。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京沪高铁盈利的可控性表示担忧。由于票价定价权在国铁,而资源服务在地方铁路局,投资者担心如果国铁不提价,地方要提价,京沪高铁将只能被动接受。然而,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盈利状况良好,但可能受政策变化、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
发行价对京沪高铁未来发展的影响
4.88元/股的发行价,不仅为京沪高铁带来了可观的募集资金,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招股说明书,京沪高铁计划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收购京福安徽公司65%的股权。尽管京福安徽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但京沪高铁看重的是其未来在路网服务方面的潜力。
所谓路网服务,是指所有行驶在京沪高铁上的列车,特别是跨线列车,都需要向京沪高铁缴纳线路使用、接触网使用、车站旅客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收入来源使得京沪高铁的盈利结构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
发行价背后的市场改革信号
京沪高铁IPO发行价的确定,也传递出了市场改革的重要信号。近年来,随着注册制的逐步推行,IPO发行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京沪高铁作为近年来非特殊情况之下首家突破23倍发行市盈率的非科创板企业,其发行价的确定不仅突破了A股IPO市场的传统估值红线,也展示了市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这一变革对于未来新股发行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市场在定价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反映公司的基本面、行业情况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新股发行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成熟。
结语
京沪高铁发行价的确定,是市场改革和新股发行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4.88元/股的发行价,不仅为京沪高铁带来了可观的募集资金,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发行价也传递出了市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展示了市场改革的重要成果。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京沪高铁的IPO不仅是一个投资机会,更是一个了解市场改革和新股发行市场变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入研究京沪高铁的发行价确定过程、合理性分析、市场预期比较以及发行价背后的争议与疑虑等方面,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 上一篇: 广东东莞女子追尾反诘前车刹车,奇谈背后何解此般逻辑?
- 下一篇: 电鲶放电的秘密:探索自然界的奇妙现象